.






『 quote 』 (4) ☁☁☁ (1) 女神 (5) 文化 (7) 以後 (2) 平面 (6) 衣裝 (11) 青春 (2) 封面 (1) 紀錄片 (4) 音樂 (1) 插畫 (24) 評論 (1) Ⓐnything-else (3) art (24) books (8) camp camp 地 (3) collage (2) design (10) fashion (12) green (1) home (1) inthebook (1) land and tales (2) london london (2) magazine (16) movie (1) people (12) photography (17) poetry (1) rookie (1) screen-printing (1) sometime-else (1) ⓢtudio (6) web (1)





31.5.10

紀錄片 /《南進台灣》

《藝術觀點》第42期的專題從2008年四月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出版的日本殖民時代的紀錄片《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往外輻射。《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裡包括四部紀錄片《南進台灣》、《國民道場》、《台灣勤行報國青年隊》、《幸福農民》dvd與專刊。四部紀錄片約拍攝於1930-1940年代,其中拍攝《南進台灣》(1941)時已於日本對華戰爭的後半期,殖民地皇民化運動的密集時期,目的在向日本本國介紹台灣的風土民情物產(或異國情調)並凝聚島內對宗主國的認同,往已進攻疲軟的中國、南洋戰場輸送人力。

四部片都被定位為政宣片。通常被殖民者在獨立之後閱讀政宣片的情懷很簡單,殖民主義、帝國主義、身體政治、壓迫、改造、規訓。拋棄單獨個人的愁苦,我們看到殖民地的台灣在日本現代化的改造之下的成果,以及台灣作為日本對太平洋各國南進的基地及後盾。被殖民者在壓抑和榮耀之間,朦朧微妙地進入認同的過程。但是專題裡的文章都很巧妙地繞過政治,圍繞在歷史檔案影像獨有的性格:招魂。

《南進台灣》其實是一趟鐵路環島之旅,七十年前的黑白影像和觀者自身的經驗逐漸貼合。(但是我幾乎找不到附著點,宜蘭一如往常地被略過,只稍微提了二結。)(有小小的一陣,我誤以為這不過是調了飽和度後製刮痕的假懷舊。 )招喚出的對我們這一代而言不會是嚮往、懷念、 憎惡、國族、某政黨;而是對某一建築物、某一街道、某一個在紀錄片裡沒有名字旁白的瞬間景物的熟識和興高采烈轉化而成的認同。我們向來同感的不會是政治意識形態而是人,單獨或群體的個人:台北街頭和植物園裡的旗袍小姐(我似乎看見他包金的虎牙)、新竹街頭的和服女士、香蕉甘蔗工人、編織草帽的農家女、一直被強調已經文明化但卻得穿著傳統服飾娛樂大眾的原住民。但是,旁白一直提醒我此紀錄片的初衷,當旅行到鵝鑾鼻鏡頭望向南方的外海,帝國看見了南洋,招魂術也就此失效。



《南進台灣》可於youtube上看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