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10
怪物迷戀練習室 - The Last Tuesday Society
The Last Tuesday Society是倫敦一個致力於探索並發展神祕的、文學性的,藝術性的種種生命樣貌的組織,官網上稱其創立於1870年代,最被人知的是舉辦各種既充滿知識份子又墮落頹廢的趴體(前陣子的萬聖節看起來就玩得很瘋)。每週一次固定會舉辦文藝講座,過去包括許多著名的演講者從Dan Cruickshank到Vivienne Westwood都曾參與。
2009年在倫敦的Hackney開了一間店鋪可供好奇者獵奇,店內收藏頗豐,有大量的動物與昆蟲標本(例如一堆蝴蝶,一隻巨大的北極熊,一隻小駱駝,鬣狗,鱷魚頭像,大量的羊頭掛像,還有八隻一組的松鼠打橋牌…),一具驅魔儀式之後被相信附有靈魂的娃娃,一盒使用真實器官為模型的肛門巧克力,也有相當cult的怪異書籍,包括一本叫做 ‘The Cunt Colouring Book’的陰戶彩繪練習本,或是一盒以變性者照片為主題的撲克牌。(店中的標本據說都是古董品,若非古董則多是因為防疫原則被滅殺的動物)。店內的藝廊空間不提供租用,目的是讓此處有別於其他展場,目前在展出的是‘Beasts Royal’,也延續了標本的動物與自然主題,與店鋪風格相當搭嘎。
在網站首頁可以購買近期學術講座或是主題趴體的票(目前主打的是new years eve eve的面具趴體),onlineshop可以買到有名的雙頭玩具熊,甚至真實的使用剝製術加工的烏鴉標本,與泡在福馬林中的各色動物屍體。
不得不說即使自認很動保,看見擁有生死魔幻力量的實體標本還是會覺得深受吸引,即使知道明明只是皮囊而已啊。所以就請把全部的祕密歌德幻想與怪物迷戀都盡情釋放出來吧。
The Last Tuesday Society ➞
photos are from www.thelasttuesdaysociety.org
標籤:
文化,
london london
13.10.10
述說童話像一樁舊事 - Marco Wagner
1982年生,德國人,生於Würzburg,一個巴伐利亞民族的小型古城。幼年時是個情不自禁地懼怕家族裡的老人的小男孩,古怪的笑容,皺紋,疣,還有超厚的老花眼鏡。我利用這種懼怕來創作,他說。
覺得插畫不該只複製文字的內容,應獨立並延伸,“我覺得插畫家在畫裡建構一些第二眼才會發現的小把戲非常有趣。”
在一般插畫家從學校畢業之後的困難情況之中(進入專業圈中的阻礙還有工作機會不夠多總是會為了支付賬單而去尋找第二個甚至第三個兼職因而影響到原本的插畫專業之類的)有家庭尤其妻子(結婚了ㄟ)的支持,因此可以專心於自己的創作中。Marco Wagner覺得自己非常幸運。
Marco Wagner那些暗色調作品彷彿同時有著古舊的詩意與童趣,比那些幼時的恐懼臆想還要更明亮一點,畫面構築起來,然後,故事就開始被述說。
Marco Wagner's website➞
➞
撰文:陳狐狸
1.9.10
日常的蒐集 - paul kooiker
paul kooiker, lives and works in Amsterdam.
以日常蒐集的影像集結成書,kooiker所蒐集的東西幾乎讓我想到八卦雜誌,低解析度、粗粒子、無止境的zoom in 、古怪的忽視全景的局部,像是滿足偷窺慾但是完全足以餵養詩意。
| paul kooiker | www.paulkooiker.com
all photos:www.paulkooiker.com
標籤:
books,
photography
27.8.10
3x3 mag
3x3 magazine與其他插畫相關刊物不同的是,一期只介紹三個插畫家,並用深度報導的方式來介紹插畫家的創作環境、受何藝術影響與其作品產生的影響、以及這些插畫家是如何與客戶合作的、甚至插畫家是如何在插畫生涯取得第一次的突破等等。一年只發行三期,撰文皆由同樣是插畫家的夥伴撰寫,於是可直接揭示在插畫這行徘徊在入行小徑上的廣大讀者最想獲得的資訊。刊物裡也會有邀集傑出作品的showcase,增添可看性。
最近期的issue是五月發行的issue 14,featuring三位插畫家:Lasse Skarbövik,Lars Henkel與Justin Wood,按此有微型版雜誌可供翻閱。
3x3 mag ➞
撰文:陳狐狸
20.8.10
『 quote 』/ 余虹日記
.
.
.
quote:
電影 | 《頤和園》(summer palace) | 婁燁 | 2006
--
2006年,《頤和園》遭中國禁演。2008於台灣上映。
故事主要描述1990前後的中國,以余虹的角色牽引出當時青年對社會、政治、愛情、慾望的掙扎。並以六四事件為整部影片的轉折點:革命前夕,余虹自老家吉林圖們告別初戀情人前往北京讀大學,認識同學周偉,和周偉的愛情似乎如末日前的荼靡,瘋狂邊緣用盡氣力。而六四後周偉與友人赴德,余虹則在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男人。影片穿插1990年代後柏林圍牆倒塌、蘇聯垮台、東歐民主化浪潮、香港回歸等新聞畫面。而影響中國青年更勝的是90年代後中國的改革開放,開放後余虹遷徙於重慶、武漢與貧窮並肩。影片最後,余虹與魂牽夢縈的過往青春相遇,表情木然。
即使拿掉那張襯底的六四獎狀 ,《頤和園》當中對女性生命、愛情、慾望的剖白,折射出的也不只僅僅是時代而已。
--
.
.
『 如果不是在一種理想中來考察我的生活,那麼生活的平庸將使我痛苦不堪,而在我還有這種念頭的时候,我們碰見了,你走進了我的生活。你是我最優雅的朋友。這並不困難,因為一看到你我就知道了,你和我站在世界的同一邊。更何況,我们還有那一次徹夜的長談。但是我们的關係裡仍有不純之處,它不能以愉快和不愉快而論。我只想生活的強烈一些,這個態度在你和我的關係裡再明顯不過了。因為有些時候,情況顯然是我把自己的心意強加於你了。欲望受到輕視,行動定要受阻。就是在愛情裡我也體會到這一點。根本不存在出路,只存在幻想…幻想…這致命的東西… 』
quote:
電影 | 《頤和園》(summer palace) | 婁燁 | 2006
--
2006年,《頤和園》遭中國禁演。2008於台灣上映。
故事主要描述1990前後的中國,以余虹的角色牽引出當時青年對社會、政治、愛情、慾望的掙扎。並以六四事件為整部影片的轉折點:革命前夕,余虹自老家吉林圖們告別初戀情人前往北京讀大學,認識同學周偉,和周偉的愛情似乎如末日前的荼靡,瘋狂邊緣用盡氣力。而六四後周偉與友人赴德,余虹則在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男人。影片穿插1990年代後柏林圍牆倒塌、蘇聯垮台、東歐民主化浪潮、香港回歸等新聞畫面。而影響中國青年更勝的是90年代後中國的改革開放,開放後余虹遷徙於重慶、武漢與貧窮並肩。影片最後,余虹與魂牽夢縈的過往青春相遇,表情木然。
即使拿掉那張襯底的六四獎狀 ,《頤和園》當中對女性生命、愛情、慾望的剖白,折射出的也不只僅僅是時代而已。
--
18.8.10
芭芭與我 – andrea modica
Modica遇見芭芭(Barbara)的時候是1986年,芭芭七歲。在北紐約州一個人口土地貧瘠的小鄉鎮Treadwell,一間農舍裡的十四個小孩,Modica展開了她為期十五年的拍攝計畫。芭芭是最主要的拍攝對象。芭芭的影像分成兩個系列出版:1996年的Treadwell及2004年的Barbara,Treadwell系列集結了在拍攝計畫開始的前十年,我們看見圓滾的小女孩一年一年地變成體型碩大的少女。Modica使用8*10大型相機與自然光,室內景的長時間曝光造成難以避免的被攝物的模糊,但是大尺寸底片細小的銀粒子,令人物的滑動如另一個風景。計畫的最後五年,芭芭躺在她的病床上,更微弱的室內光,Modica的臉部近拍似乎是在等待著某個清楚定格的機會,十五秒、一分鐘或更久。模糊的臉部讓人有巨嬰的錯覺,有人說:芭芭如回歸到嬰兒狀態。Barbara系列充滿了團塊狀的臉部,捉摸不到表情與姿態。2001年,芭芭22歲,死於青少年糖尿病。
andrea modica,生於1960,紐約布魯克林,現為攝影師、大學教授。
| andrea modica | website | treadwell | barbara
photos : www.andreamodica.com
標籤:
紀錄片,
people,
photography
14.8.10
ⓢtudio / a café couture - Sweat Shop
位於巴黎 St Martin canal旁的Sweat Shop是一家複合式的café,除了賣可愛的杯子蛋糕外還出租縫紉機、DIY女紅用具、甚至還有早上法文課下午縫紉課的暑期課程,主辦人Martena Duss和Sissi Holleis提供了一個可愛溫馨的空間供縫紉編織發燒友相關的工具和交流練習的機會。在這個充滿復古傢具、鵝黃燈光的洋溢著巴黎情調小店裡,事實上服裝設計師Holleis來自奧國,Duss是來自瑞士的markup artist。兩人意識到近年手作和性格化自製商品的風潮,在向美國縫紉機品牌Singer爭取到十台縫紉機的贊助後開始了這個名為「血汗工廠」的咖啡館兼教學工作室。 Sweat Shop的中心思想「Less buying – more trying」,提供改造廢棄衣物的工具與課程、和不定期由設計師主持的workshop。令人興奮的是, Sweat Shop和一般手作物鬆軟淡雅的風格大相逕庭,難度高的搖滾肖像毛衣豈不是很值得讓我們一起來練練麻花針?
| sweat shop | www.sweatshopparis.com | blog
搖滾肖像毛衣 ➞
photo by : Munia Sbouri
| sweat shop | www.sweatshopparis.com | blog
搖滾肖像毛衣 ➞
photo by : Munia Sbouri
6.8.10
現代的圖畫與詩 - Andrea Wan
香港出生,溫哥華長大的插畫家Andrea Wan是近兩年新崛起的插畫家,大學主修影像與互動媒體,之後又到丹麥進修插畫。使用鉛筆、墨水、水彩與繪圖軟體為創作方式,作品風格有一種簡單、冷峻的現代氣息。
形容自己喜歡偷偷觀察在大眾交通工具上遇見的陌生人,喜歡觀察醜陋的商店招牌與海報,喜歡鑽進小巷子,並且喜歡吃越南湯河粉,Andrea Wan除了這些悠遊片刻之外仍努力維持著一天待在中國城附近的studio畫滿八個小時的堅持。
紫色的山黑色的水與黃色的大鱷魚,說是Fairy Tale卻又帶著殘酷與冷調的味道。形容自己的每個私人作品都像是一首視覺的短詩,用獨特的美麗配色,Andrea Wan正在一步一步建構她的詩意童話。
Andrea Wan's website ➞
參考資料:hearty magazine ➞
撰文:陳狐狸
+
28.7.10
水底的鏡像 - Betsy Walton
像是站立在陌生的土地。幾何形狀堆砌而成的山石,地面竄升而起的水草,物件多層堆疊如同反覆修改留下的痕跡。像是站立在水底,而水底是岸上的隔世。
來自堪薩斯,目前住在俄勒剛的Betsy Walton自稱創作受到古拜占廷聖像繪畫,美國民俗藝術,幾何抽象繪畫與其他現代藝術插畫作品的影響。她在彷彿中國水墨的墨色背景上,鮮艷顏色的細描勾勒出詭奇的植物與幾何圖形,彷彿是在水面下,光線與空氣同樣稀薄,於是如此恬淡而沈默。
Betsy Walton➞
撰文:陳狐狸
25.7.10
青春閃閃發光 - Nirrimi Hakanson
現年才17歲的 Nirrimi Hakanson來自北澳,13歲拿起相機後便從未放棄地按著快門,從姊姊、朋友、一直到現在有經紀約以及飛越太平洋在洛杉磯、紐約作為時尚攝影師。 Nirrimi Hakanson透過攝影展現了她對青少年文化和處境的興趣,以及對影像構成的敏銳度。她所拍攝的似乎多為熟識的青少年們的郊遊,像極幾個朋友相約到某人家集合,然後有人一時興起拿起相機幫每人輪流拍拍沙龍照,衣服一套換過一套,家裡拍膩了便拍到路上再散漫地前往沙灘野餐之類的青春夏日週末;或是派對下半場,提著啤酒瓶在院子裡笑鬧的女孩們。即使是工作邀請的拍攝,也透露出和 Nirrimi Hakanson年紀相符的青春氣息。似乎只有擁有青春的人能夠毫無畏懼的直視鏡頭,那些閃閃發光的少年臉龐加上偏冷色調產生出的奇異違和,也許正是這個17歲攝影師正在體驗著的對世界的無畏和憂鬱。
| Nirrimi Hakanson | blog | flickr
photos: from Nirrimi Hakanson's blogspot
標籤:
art,
photography
17.7.10
『 quote 』/ Nan Goldin
Trixie on the cot, NYC, 1979
『 I knew in the early age, that what I saw in the TV has nothing to do with the real life, so I want to make a record of real life, and … that’s psychological meaning included having my camera with me all times and recording every aspect of my life and the life of my friends. … So, the camera function partially as my memory. 』
quote:
| Nan Goldin: Interview pt1, pt2 | Art patrol TV on youtube
--
Nan Goldin:1953年生於美國華盛頓特區,成長於波士頓猶太中上階級家庭,15歲蹺家就讀一免費的嬉皮學校,學生多是被退學的青少年,Goldin便從紀錄她身旁的嬉皮少年們開始她的攝影生活。她說:我們總是一起裸體做愛。在學校她認識了好友暨攝影師David Armstrong,通過David,Goldin認識了波士頓當地的同志、變裝等次文化。離開學校後 Goldin 及David和一群便裝皇后住在一起並紀錄她們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在七十年代初期作為第三性的處境。78年,Goldin獲得一筆獎金前往倫敦五個月,期間她住在非法佔領的空屋並拍攝夜店認識的光頭檔、龐克、mods等。79年,Goldin搬往紐約惡名昭彰的Bowery區,參與當地的地下音樂,後龐克、新浪潮,和地下文化如同志運動等,86年,發表《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內容紀錄79到86年Goldin生活周圍的影像,經常以一部45分鐘左右包含800張作品的幻燈片秀的形式播出, 播出時常配合不同的歌曲,並隨歌曲更動添增影像。《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可視為Goldin最著名的作品之一。迷藥使用、交媾、派對,畫面中總充滿迷幻邊緣的橫陳肉體,有時還有 Goldin自己。不只《The Ballad of Sexual Dependency》,一直到九十年代Goldin的攝影仍然圍繞著她的朋友圈,圖說總附註著人物的名字和年份,像日記。一直以來,攝影師總被視為事件的觀察者,一個不作聲息、彷若隱形的現場觀眾,不干預事件,不參與影像的構成。然而Goldin卻說:這是我的派對、我的家庭、我的歷史。
Nan Goldin的影像某程度可視為九十年代中後期的時尚影像的濫觴: heroin-chic的形象、時尚雜誌裡交疊的人體、中下階層社區的街邊快照、青少年grunge音樂的興起等等,而一張照片、一個形象之所以令人嚮往,Nan Goldin卻說,她所描繪的是” the condition of being human, the pain, and the ability to survive and how difficult that is. “
--
參考資料:
| Nan Goldin | wiki
| The Dark Room by Sheryl Garratt, Jan 6, 2002 | The Observer
photo: from ➞
標籤:
『 quote 』,
people,
photography
14.7.10
現世寓言--Riikka Sormunen
Riikka Sormunen生於芬蘭,目前以挪威奧斯陸為基地。她非常年輕並且熱愛時尚設計,在她的作品可以看見美麗的現代感衣飾,但卻沒有當前時尚插畫的俗套。畫中人物表情細緻冷酷,有時甚至有些未來派畫家Tamara de Lempicka的味道。穿著華服的男女就像是在時尚雜誌裡表演著另一個世界的愛恨情仇,模糊遙遠,卻又真實。
Riikka Sormunen➞
撰文:陳狐狸
+
3.7.10
As poem, as jewellery - Aoi Kotsuhiroi
Aoi Kotsuhiroi 為一日本裔藝術家,目前在法國創作,其他不詳。
I sewed my shadow of petals put.
To change my dreams, in the middle of the room,
I'm sleeping standing up on a stone.
Then, when my pockets of silence are full,
I'm searching for a place,
like a desire.
Thus, the assembled threads will sleep one against the other. *
她用頭髮、粗糙裁切的水晶、未打磨的天然礦石、瓷骷髏頭、絲線,纏繞出她稱之為身體裝飾的配件。使用的材料讓 Aoi Kotsuhiroi 所設計的珠寶一如原始巫毒術裡的做法工具。頭髮長久以來被視為人類靈魂的延伸、礦石如地底之物的精華、 Aoi Kotsuhiroi 更特意把陶瓷的骷髏反覆燒製、甚至埋在土裡需要時再掘出使用。她認為當這些材料組合在一起時,是他們在向她訴說故事甚至夢境,而不是相反,是頭髮、礦石裡的鬼魂塑造了她的 Wet Moon 系列。
用真髮製作戒指項鏈是辛苦的勞作、把水晶和骷髏纏繞鑲嵌進去更沒有想像中的容易,但是 Aoi Kotsuhiroi 在幾個訪談中流露出令人羨慕的對待自己作品的詩意和自信的態度,當 The Pet Fanclub 問到為何使用瓷骷髏時她說:
“Empty box of our appearances,
a familiar outline that shows in itself a destiny.
An anxiety of drop by drop for this envelope of dreams that slips into our murmurs.
This tomorrow always to leave here.”**
* Aoi Kotsuhiroi | Not Just A Label
** Show Your Bones - The Interviews pt4 | The Pet Fanclub
Aoi Kotsuhiroi’s website ➞
29.6.10
彩色的瘋狂表演- Patrick Kyle
Patrick Kyle把自己定位為藝術家、商業插畫家以及漫畫作者,去年才從學校畢業,作品充滿青春洋溢的滑稽怪誕風格。受到漫畫的影響顯而易見,甚至與其他兩個朋友一起出版漫畫刊物,然,他的色彩使用能在大量同質性的插畫裡明確跳脫出來,各種古怪的“怪物人”穿著彩色漸層的外衣,像是一種另類的世態人物書寫,明亮的顏色搭配舒爽得宜,幽默地讓觀者一陣微笑。
Patrick Kyle's website➞
撰文:陳狐狸
+
24.6.10
Ⓐ / 詩一首
《 总有一天,我会成为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
by | 张稀稀
很快我就拉完了
我决定把我剩下的半打手纸
留在厕所里
不过
总有一天
我会成为一个心狠手辣的人
我将
再也不会
在厕所里留下手纸
或者类似于手纸的
任何东西
標籤:
Ⓐnything-else
inthebook /《今藝術 no.212》
《今藝術 no.212》 | 創傷年代的美學 | pp.122~134
以不到十頁的小專題介紹 Griselda Pollock 和她的「創傷年代的美學」,藝術如何見證更轉化創傷經驗。創傷經驗包括歷史的及社會政治的種族或意識形態相左的壓迫屠殺、自然的災難等等。藝術家或評論者如何帶領觀者直視創傷又能夠迴避再現而產生的仇恨,不悅或狂喜。以災難為主題的藝術作品以他的暴力美感、視覺衝擊力、後續引發的(媒體)效應成為藝術家心愛的題材(而使用戰爭影像是愛與和平抑或默許、催化愚忠)。 Griselda Pollock 不斷提到的愛婷爵(Brecha Ettinger,以色列裔法國藝術家、美學家、精神分析師)的作品Eurydice:中斷影印機的掃描使得將被屠殺的集中營裡女人小孩的影像產生斷層;斷層間隔了我們與她們正在經歷的;愛婷爵更用顏料遮蓋了女子的赤裸,「平衡了暴行和我們觀視的悲痛,創造了一個美學和歷史創傷的轉渡站(transport-station),讓觀者在其中與那些女子以及將其毀滅的屠殺歷史相遇,也許能夠見證歷史卻不被創傷傷害。」(陳香君,p124)* 藝術如同一個引發同感的裝置,透過裝置理解並同感他人的痛苦,最後視線將會轉回我們自身。因中斷掃描、顏料覆蓋而面目模糊的女人們,她們一步一步走向的死亡和我們的處境其實沒有時間空間的差異,畫面指認的障礙反而是個投射的索引,目的是同感而不是同情。同感柔軟我和他者的邊界;同情則相反。
*引用自同專題
inthebook:
<創傷年代的美學>專題包含:
|導論,陳香君 | 創傷年代的美學感同與見證,Griselda Pollock/翻,倪明萃 | 專訪Griselda Pollock
今藝術(http://artouch.com/artco/)
23.6.10
『 quote 』/ 張曉
... ... 『 这是个并不真实的世界,我喜欢他们,他们在某个时刻的状态已经超越了现实的自己,像是在梦境之中梦游。我拍照片的时候很少和他们对话,只是眼神的交流,更多的时候是迅速按下快门,快门声伴随着刺眼的闪光灯直射过去,他们这才如梦初醒地诧异的看着我,等他们回过神来,我已经匆匆离开。因为他们的眼神很多是我所不敢面对的。我像是在逃避,正如逃避镜子中的我自己。』... ...
quote:
--
張曉,1981年生於山東,2005~2009任重慶晨報攝影記者,「他們」系列是他在跑新聞時以自己的底片相機拍下新聞事件的另一個側面。水汽蒸騰的江邊之都讓照片添增了童話感,當新聞事件少了圖說便顯得滑稽、荒謬,卻也可能更貼近我們的現狀。2009年,張曉辭去攝影記者的工作,成為自由攝影師。
--
張曉:
http://www.zhangxiaophoto.com/
資料:
| They, by Zhang Xiao | camera obscura (http://cameraobscura.busdraghi.net/)
| 访谈:张晓 Interview: Zhang Xiao | jia za zhi (http://blog.jiazazhi.com/)
標籤:
『 quote 』,
photography
14.6.10
衣裝 / bARBARA Í gONGINI
乍看之下 bARBARA Í gONGINI 就像個普通的、酷勁十足的牌子,在幾何、解構、中性的剪裁裡我們幾乎不會發現牌子背後強大的道德概念。道德,或許說環保及永續,這個幾乎無法滲透時尚圈概念 bARBARA Í gONGINI 卻徹底執行著。
以哥本哈根為基地,作品透露著北歐的冷冽和深思熟慮。與其說永續是此服裝品牌的概念,事實上,服裝只是 Barbara Ì Gongini 表達永續的精神以及對永續概念的傳播的途徑之一。
bARBARA Í gONGINI 在 glass magazine 的訪問裡說到“It’s just time for us to be a bit more political, because it’s a dirty business, being in fashion.”
「環保」、「綠」的概念已疲勞轟炸的今日,「永續」卻是較少被提及或者是有所誤解的。永續必須是對產品原料的理解,包括公平交易、拋棄物的處理、甚至販賣管道等等都必須符合產品與環境的共同發展。而 Barbara Ì Gongini 的永續包括:跨性別的服飾、一衣多穿、2010年春夏季 Barbara Ì Gongini 使用的永續原料更高達80%。環保不只是植物染、棉麻布料、有機飲食, Barbara Ì Gongini 在看似疏離的黯黑服裝裡,不只讓服裝具有可看性,而其概念更提醒我們所謂的時尚,它所掠取的和服務的之間的差距。
bARBARA Í gONGINI 來自法羅群島(Faroese,丹麥海外自治領地),訪問裡說到從設計便能看見她的傳統,尤其是黑色,我想那是個冷硬的黑色土地。女性的陰性氣質裡必須包含著對抗殘酷天候的堅毅。
➞:website
➞: bARBARA Í gONGINI S/S 2010
以哥本哈根為基地,作品透露著北歐的冷冽和深思熟慮。與其說永續是此服裝品牌的概念,事實上,服裝只是 Barbara Ì Gongini 表達永續的精神以及對永續概念的傳播的途徑之一。
bARBARA Í gONGINI 在 glass magazine 的訪問裡說到“It’s just time for us to be a bit more political, because it’s a dirty business, being in fashion.”
「環保」、「綠」的概念已疲勞轟炸的今日,「永續」卻是較少被提及或者是有所誤解的。永續必須是對產品原料的理解,包括公平交易、拋棄物的處理、甚至販賣管道等等都必須符合產品與環境的共同發展。而 Barbara Ì Gongini 的永續包括:跨性別的服飾、一衣多穿、2010年春夏季 Barbara Ì Gongini 使用的永續原料更高達80%。環保不只是植物染、棉麻布料、有機飲食, Barbara Ì Gongini 在看似疏離的黯黑服裝裡,不只讓服裝具有可看性,而其概念更提醒我們所謂的時尚,它所掠取的和服務的之間的差距。
bARBARA Í gONGINI 來自法羅群島(Faroese,丹麥海外自治領地),訪問裡說到從設計便能看見她的傳統,尤其是黑色,我想那是個冷硬的黑色土地。女性的陰性氣質裡必須包含著對抗殘酷天候的堅毅。
➞:website
➞: bARBARA Í gONGINI S/S 2010
11.6.10
9.6.10
ⓒ
[ camp camp 地 ] ---------------- Disney x Q-pot tweedle dum tweedle dee 雙環戒指 黃銅、樹脂、其他 ---------------- |
+
標籤:
camp camp 地
4.6.10
怪誕夢境場景的浮世繪- Micah Lidberg
被雲朵追趕的金色恐龍、樹林裡巨大的桃紅色眼睛、青綠色的火焰燃燒紅色樹木。極其細微的線條密密地勾勒出一場詭異的末日光景,那些繁複的圖案花色像把觀者的視覺神經調撥到最緊張的邊界。
插畫家Micah Lidberg形容自己強烈地受到大自然的影響,那些散發著螢光的動物、像頭髮一樣盤捲的雲朵、扭曲行走的樹木,即是用工筆構築成的異色陷阱,等待輕易地將心智掠取。
Micah Lidberg's website ➞
撰文:陳狐狸
+
31.5.10
紀錄片 /《南進台灣》
《藝術觀點》第42期的專題從2008年四月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出版的日本殖民時代的紀錄片《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往外輻射。《片格轉動間的台灣顯影》裡包括四部紀錄片《南進台灣》、《國民道場》、《台灣勤行報國青年隊》、《幸福農民》dvd與專刊。四部紀錄片約拍攝於1930-1940年代,其中拍攝《南進台灣》(1941)時已於日本對華戰爭的後半期,殖民地皇民化運動的密集時期,目的在向日本本國介紹台灣的風土民情物產(或異國情調)並凝聚島內對宗主國的認同,往已進攻疲軟的中國、南洋戰場輸送人力。
四部片都被定位為政宣片。通常被殖民者在獨立之後閱讀政宣片的情懷很簡單,殖民主義、帝國主義、身體政治、壓迫、改造、規訓。拋棄單獨個人的愁苦,我們看到殖民地的台灣在日本現代化的改造之下的成果,以及台灣作為日本對太平洋各國南進的基地及後盾。被殖民者在壓抑和榮耀之間,朦朧微妙地進入認同的過程。但是專題裡的文章都很巧妙地繞過政治,圍繞在歷史檔案影像獨有的性格:招魂。
《南進台灣》其實是一趟鐵路環島之旅,七十年前的黑白影像和觀者自身的經驗逐漸貼合。(但是我幾乎找不到附著點,宜蘭一如往常地被略過,只稍微提了二結。)(有小小的一陣,我誤以為這不過是調了飽和度後製刮痕的假懷舊。 )招喚出的對我們這一代而言不會是嚮往、懷念、 憎惡、國族、某政黨;而是對某一建築物、某一街道、某一個在紀錄片裡沒有名字旁白的瞬間景物的熟識和興高采烈轉化而成的認同。我們向來同感的不會是政治意識形態而是人,單獨或群體的個人:台北街頭和植物園裡的旗袍小姐(我似乎看見他包金的虎牙)、新竹街頭的和服女士、香蕉甘蔗工人、編織草帽的農家女、一直被強調已經文明化但卻得穿著傳統服飾娛樂大眾的原住民。但是,旁白一直提醒我此紀錄片的初衷,當旅行到鵝鑾鼻鏡頭望向南方的外海,帝國看見了南洋,招魂術也就此失效。
《南進台灣》可於youtube上看到
四部片都被定位為政宣片。通常被殖民者在獨立之後閱讀政宣片的情懷很簡單,殖民主義、帝國主義、身體政治、壓迫、改造、規訓。拋棄單獨個人的愁苦,我們看到殖民地的台灣在日本現代化的改造之下的成果,以及台灣作為日本對太平洋各國南進的基地及後盾。被殖民者在壓抑和榮耀之間,朦朧微妙地進入認同的過程。但是專題裡的文章都很巧妙地繞過政治,圍繞在歷史檔案影像獨有的性格:招魂。
《南進台灣》其實是一趟鐵路環島之旅,七十年前的黑白影像和觀者自身的經驗逐漸貼合。(但是我幾乎找不到附著點,宜蘭一如往常地被略過,只稍微提了二結。)(有小小的一陣,我誤以為這不過是調了飽和度後製刮痕的假懷舊。 )招喚出的對我們這一代而言不會是嚮往、懷念、 憎惡、國族、某政黨;而是對某一建築物、某一街道、某一個在紀錄片裡沒有名字旁白的瞬間景物的熟識和興高采烈轉化而成的認同。我們向來同感的不會是政治意識形態而是人,單獨或群體的個人:台北街頭和植物園裡的旗袍小姐(我似乎看見他包金的虎牙)、新竹街頭的和服女士、香蕉甘蔗工人、編織草帽的農家女、一直被強調已經文明化但卻得穿著傳統服飾娛樂大眾的原住民。但是,旁白一直提醒我此紀錄片的初衷,當旅行到鵝鑾鼻鏡頭望向南方的外海,帝國看見了南洋,招魂術也就此失效。
《南進台灣》可於youtube上看到
22.5.10
20.5.10
summer summer
立夏之後氣溫就變得非常理直氣壯,開始讓人腦袋空白,注意力渙散。看看遠方倫敦都還是十數度的夢幻夏天,人們忙著在倫敦市內與彩色的大象們合照(我的同學保羅在258隻大象裡面已經蒐集到216隻了...),雖然去年在布達佩斯也看見一堆彩色大象,但既然是為了拯救陷於危機的亞洲象才搞出來的歡樂活動,正面意義仍非常撲鼻而來呢。
致英國的完美夏天!
elephant parade london ➞
插畫by陳狐狸
+
17.5.10
Ⓐ / « 藝術觀點 ACT no. 42 »
[ Sometime-else buys : 藝術觀點 ACT ]
-------------------
藝術觀點 ACT no. 42
「邁向視覺檔案—歷史、幽靈、影像性」
2010
-------------------
翻看到一張照片《蔣渭水先生臨終直前攝影》決定買下。字多,閱完再論。
值得一提的是:封面封膜進一張底片廢片,每本位置不同,可惜我的擺的太中間了。
標籤:
Ⓐnything-else,
art,
magazine
11.5.10
Land and tales - Vanessa Bell + Duncan Grant
Land and tales是去年MA畢業的作品,一年前的現在還在無止盡的找資料、製作journal、畫地圖的輪迴之中。作品包括十二幅肖像與一面大型地圖,我找到了十二位擁有真實倫敦地址,擁有真實並特殊人生故事的倫敦女人,她們全部都已經死去。大部份的地址都還存在,部份建築也未改建。因為太著迷於人們身後隱藏的故事,太著迷於幻想那些古舊的年代場景,蒐集舊照片舊衣著舊的臉孔,其實整個創作過程是為了建構一座自己私心偏愛的倫敦城,以滿足長期以來的想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期Another Man Magazine裡訪問了畫家Don Bachardy,他的已故同性戀人即是最近紅火的電影A Single Man(by Tom Ford)原著小說作者,小說家Christopher Isherwood。他們年齡相差超過三十歲,相戀時承受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但一直維持到Christopher Isherwood過世為止(共約三十三年),這故事已被喻為“好萊塢最偉大的同志戀情”,不同年歲不同地位不同背景的兩個人,幾乎可以成為現今所有同志的愛情典範。
他們的故事不加贅述(請參考Another Man Magazine issue x spring/ summer),但這讓我想起再更早一點的倫敦也有一個有名的男同志有著相似的故事,他的特別還在於他的名字與一個女人的名字是緊密無法分開的,這個女人是伍爾芙(Virginia Woolf)的姊姊,Vanessa Bell。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倫敦有一個由作家、知識份子、與藝術家組成的小團體,在非正式的聚會裡大量討論文學、美學等諸多論題,成為影響當代思維(包括文學,美學,女性主義,和平主義,性觀念等)的先驅。因為這群人多在Bloomsbury區域附近居住或工作或上課(就在大英博物館旁邊) ,後來被稱為the Bloomsbury Group (網路上還有許多他們聚會時的照片,大家坐在院子的涼椅上,像一群樸素又聰明的知識份子)。其中主要的成員包括小說家評論家傳記作家詩人經濟學家畫家等等,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寫小說與散文的Virginia Woolf, 而故事發生在同為畫家的姊姊Vanessa Bell與Duncan Grant之間。
在這對姊妹裡我選擇了Vanessa Bell來畫,除了她的畫家身份以外,傳奇的Duncan Grant佔了很大的原因。 Bloomsbury Group裡的知識份子們多有著開放的婚姻/戀愛關係,Vanessa Bell與評論家Clive Bell的婚姻也是,他們多有著各自的情人但彼此和平共處。性向一直是男同志的Duncan Grant與Vanessa Bell也有過一段異性戀情, 1916年他搬去與Bell夫婦還有兩個兒子的家庭居住在一起 ,那時已有兩個兒子的Vanessa非常想要一個與Duncan生的小孩,爾後他們的女兒Angelica出生在1918年的聖誕節。即使早在Vanessa懷孕之初他們的性關係便已終止了,即使Duncan與其他男人的同性戀情在之前之後都沒有少過,他們之間的愛與尊重讓Vanessa Bell與Duncan Grant繼續同住長達四十年,直到Vanessa1961年過世。
而他們的女兒Angelica則被Vanessa的丈夫Clive Bell視如己出,即使從小與生父Duncan Grant如家人般相處長大,她在十七歲時才被告知這個祕密。她在後來出了一本自傳描寫自己與生父母之間的關係,書名為“以仁慈欺瞞”(Deceived with Kindness)(值得一提的是,她在長大後與生父早年的情人David Garnett結婚,擁有四個女兒)。
那麼Duncan Grant呢?就像Don Bachardy與Christopher Isherwood一樣,他在1946年認識了Paul Roche(詩人,學者,小說家。據說他們在穿越鬧區Piccadilly Circus的馬路時相遇認識),Paul Roche也小Duncan約三十歲,他也同樣從那時起開始維持關係並在Duncan晚年同住照顧,直到1978Duncan過世(約三十二年)。
Duncan Grant長得非常好看,一系列的肖像照實在讓我驚為天人,在畢業製作與tutor面談時提到他,年約六十的教授Janet興奮地說她年輕時曾在畫展見過Duncan Grant,他老年仍很注重打扮,“會笑咪咪(或色咪咪?)地跟你說哈嘍”。
因為太喜歡他們的故事,在Vanessa Bell的插畫裡把Duncan Grant與女兒Angelica還有丈夫Clive Bell放在遠景。誠實的愛,感情的自由,心靈的自由,長久的、互相尊重互相扶持的關係,這些可以不只是理想而已。
圖片由上至下:
1. 左:Duncan Grant,中:Virginia Woolf,右:Vanessa Bell
2. the Bloomsbury Group共三張
3. Duncan Grant畫的Vanessa Bell
4. Angelica Bell與Vanessa Bell與Duncan Grant
5. Angelica Bell與姑姑Virginia Woolf
6. Duncan Grant肖像
7. Vanessa Bell插畫by 陳狐狸
Vanessa Bell wiki ➞
Duncan Grant wiki ➞
the Bloomsbury Group wiki ➞
Angelica Bell wiki ➞
Clive Bell wiki ➞
+
撰文:陳狐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期Another Man Magazine裡訪問了畫家Don Bachardy,他的已故同性戀人即是最近紅火的電影A Single Man(by Tom Ford)原著小說作者,小說家Christopher Isherwood。他們年齡相差超過三十歲,相戀時承受巨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但一直維持到Christopher Isherwood過世為止(共約三十三年),這故事已被喻為“好萊塢最偉大的同志戀情”,不同年歲不同地位不同背景的兩個人,幾乎可以成為現今所有同志的愛情典範。
他們的故事不加贅述(請參考Another Man Magazine issue x spring/ summer),但這讓我想起再更早一點的倫敦也有一個有名的男同志有著相似的故事,他的特別還在於他的名字與一個女人的名字是緊密無法分開的,這個女人是伍爾芙(Virginia Woolf)的姊姊,Vanessa Bell。
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的倫敦有一個由作家、知識份子、與藝術家組成的小團體,在非正式的聚會裡大量討論文學、美學等諸多論題,成為影響當代思維(包括文學,美學,女性主義,和平主義,性觀念等)的先驅。因為這群人多在Bloomsbury區域附近居住或工作或上課(就在大英博物館旁邊) ,後來被稱為the Bloomsbury Group (網路上還有許多他們聚會時的照片,大家坐在院子的涼椅上,像一群樸素又聰明的知識份子)。其中主要的成員包括小說家評論家傳記作家詩人經濟學家畫家等等,其中最有名的當然是寫小說與散文的Virginia Woolf, 而故事發生在同為畫家的姊姊Vanessa Bell與Duncan Grant之間。
在這對姊妹裡我選擇了Vanessa Bell來畫,除了她的畫家身份以外,傳奇的Duncan Grant佔了很大的原因。 Bloomsbury Group裡的知識份子們多有著開放的婚姻/戀愛關係,Vanessa Bell與評論家Clive Bell的婚姻也是,他們多有著各自的情人但彼此和平共處。性向一直是男同志的Duncan Grant與Vanessa Bell也有過一段異性戀情, 1916年他搬去與Bell夫婦還有兩個兒子的家庭居住在一起 ,那時已有兩個兒子的Vanessa非常想要一個與Duncan生的小孩,爾後他們的女兒Angelica出生在1918年的聖誕節。即使早在Vanessa懷孕之初他們的性關係便已終止了,即使Duncan與其他男人的同性戀情在之前之後都沒有少過,他們之間的愛與尊重讓Vanessa Bell與Duncan Grant繼續同住長達四十年,直到Vanessa1961年過世。
而他們的女兒Angelica則被Vanessa的丈夫Clive Bell視如己出,即使從小與生父Duncan Grant如家人般相處長大,她在十七歲時才被告知這個祕密。她在後來出了一本自傳描寫自己與生父母之間的關係,書名為“以仁慈欺瞞”(Deceived with Kindness)(值得一提的是,她在長大後與生父早年的情人David Garnett結婚,擁有四個女兒)。
那麼Duncan Grant呢?就像Don Bachardy與Christopher Isherwood一樣,他在1946年認識了Paul Roche(詩人,學者,小說家。據說他們在穿越鬧區Piccadilly Circus的馬路時相遇認識),Paul Roche也小Duncan約三十歲,他也同樣從那時起開始維持關係並在Duncan晚年同住照顧,直到1978Duncan過世(約三十二年)。
Duncan Grant長得非常好看,一系列的肖像照實在讓我驚為天人,在畢業製作與tutor面談時提到他,年約六十的教授Janet興奮地說她年輕時曾在畫展見過Duncan Grant,他老年仍很注重打扮,“會笑咪咪(或色咪咪?)地跟你說哈嘍”。
因為太喜歡他們的故事,在Vanessa Bell的插畫裡把Duncan Grant與女兒Angelica還有丈夫Clive Bell放在遠景。誠實的愛,感情的自由,心靈的自由,長久的、互相尊重互相扶持的關係,這些可以不只是理想而已。
圖片由上至下:
1. 左:Duncan Grant,中:Virginia Woolf,右:Vanessa Bell
2. the Bloomsbury Group共三張
3. Duncan Grant畫的Vanessa Bell
4. Angelica Bell與Vanessa Bell與Duncan Grant
5. Angelica Bell與姑姑Virginia Woolf
6. Duncan Grant肖像
7. Vanessa Bell插畫by 陳狐狸
Vanessa Bell wiki ➞
Duncan Grant wiki ➞
the Bloomsbury Group wiki ➞
Angelica Bell wiki ➞
Clive Bell wiki ➞
+
撰文:陳狐狸
標籤:
女神,
插畫,
land and tales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