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uote 』 (4) ☁☁☁ (1) 女神 (5) 文化 (7) 以後 (2) 平面 (6) 衣裝 (11) 青春 (2) 封面 (1) 紀錄片 (4) 音樂 (1) 插畫 (24) 評論 (1) Ⓐnything-else (3) art (24) books (8) camp camp 地 (3) collage (2) design (10) fashion (12) green (1) home (1) inthebook (1) land and tales (2) london london (2) magazine (16) movie (1) people (12) photography (17) poetry (1) rookie (1) screen-printing (1) sometime-else (1) ⓢtudio (6) web (1)





6.11.11

從她者 - Oodee – POV Female London

來自法國的平面設計師Damien Poulain目前居住在東倫敦,主要從事平面設計和書本設計的工作。2011年,創立了一個獨立出版工作室,Oodee,志在介紹當代攝影。創業之作,POV Female,以城市為分界,從倫敦、巴黎、紐約、東京這四個文化大都市裡挑選獨立創作的年輕女性攝影師。第一輯五本攝影誌,倫敦系列,已經於九月初出版,五位以倫敦為創作基地的女性攝影師 (Briony Campbell, Tara Darby, Rasha Kahil, Bronwen Parker-Rhodes, Charlotte Player),透過紙本用影像分別描述了五個故事。POV,意即Point of View,影像呈現了女性特有的面對事物的觀點,以親密柔軟的角度觀察環境與周遭並製造充滿洞悉力但溫暖的影像。Damien Poulain在訪問裡也提到,女性攝影師作品似乎盈滿了攝影者和被攝者之間私密的連結,在無視大環境商業角度的壓迫下,女性攝影師彷彿總是能將她們溫暖的目光落在最微小的人事物身上。

倫敦系列的五位攝影師,在接受商業委託案之外,更自發性的拍攝專題,多將視線放在主流邊緣較少受到關注的一群。

« at Home »,Bronwen Parker-Rhodes

紀錄一群下班的脫衣舞孃,當她們離開舞台與後台化妝間,在遠離了聚光燈和顧客的凝視後,於自己熟悉但又充滿情色線索的私密居所,關起寢室的房門,面對相機,她們為自己寬衣舞蹈。

Bronwen Parker-Rhodes,2006年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Slade School of Fine Art後,開始製作包括Vivienne Westwood …等的短片與紀錄片。紀錄片”Lark”(2006),紀錄哲學系學生同時也是脫衣舞孃的女孩,在完全私人自家房門背後,扭動出一幅和深夜鋼管舞台平行的肖像。

Bronwen Parker-Rhodes |
http://www.bronfilms.com/home.htm
« gypsy Gold »,Charlotte Player

Gypsy Gold計畫已經進行了三年,紀錄吉普賽人和馬匹的關係。一個努力和自然維持親密距離的族群,通過這個堅定的傳統,或許我們可以看到生存的另一種樣貌。

Charlotte Player的攝影鏡頭總是望向幾乎被忽略的世界角落,古巴、巴勒斯坦、約旦河西岸、都柏林的市集 …,以紀實方式闡述著人權。Charlotte Player的作品在全世界展出,並在2010年獲選為reGeneration: 50 Photographers of Tomorrow。而她的另一個工作卻和紀實攝影逆道而行,一個專業的時尚攝影修圖師。

Charlotte Player |
http://www.charlotteplayer.com/
« waves »,Tara Darby

一本獻給祖父母的書,彼此的愛、經歷和失落。一棟房子,它堆疊著一個家族的歷史,覆蓋了對話、笑聲和感傷。書像一個時間軸,紀年式地記錄了一個家庭的開始和家人死亡的變動。

Tara Darby的攝影作品橫跨了廣告、時尚、音樂、以及報導攝影,在各個不同的領域都游刃有餘地展現了個人風格。一種清新溫暖的質感,幾乎快照式的人物場景卻呈現出細緻的情緒。長期為Dazed and Confused的專題拍照便足以說明,她在報導攝影和次文化題材之間拿捏的功力。

Tara Darby |
http://www.taradarby.com/
« gems »,Rasha Kahil

和朋友Gems的生活片段,髒亂客廳、深夜街頭,如陌生人的瑣碎日記。對Rasha而言,因為每次見面、喝茶、抽煙、偷閒的下午公園、酒醉的荒涼街上留下的看似不重要底片裡的可愛女人,都因為放大檢視後而突顯了生活的刻痕。

Rasha Kahil,來自黎巴嫩的貝魯特,2009年碩士畢業於RCA。被攝主角多為朋友與生活周遭,作品多關注女性與其身體。

Rasha Kahil |
http://www.rashakahil.com/
« the Dad Project (a year on) »,Briony Campbell

用一個攝影專題和父親告別,想來並不十分明智,當你從觀景窗尋找影像的時候,會否和當時的情景隔離又或者太接近,當情緒全部集中在小小的毛玻璃上時,每一束烙印在底片上的最後的父親所折射的光。

Briony Campbell,出生成長於倫敦,2009年以第一名畢業於LCC,紀實與報導攝影碩士。自2009年起獲得多個攝影獎項,目前於非洲進行一個長期的專題。

Briony Campbell |
http://www.brionycampbell.com/







Oodee | oodee.net
pic | oodee.net
ref | 1 || 2

26.9.11

再現 - Uncanny Magazine


在所謂雜誌的定義已經日漸模糊的今日,一場實驗性的插畫解構與再製也能成為Uncanny Magazine吸引目光的獨特內容。

以倫敦為基地的自由插畫家/平面設計師Karen Lacroix在RCA的MA in Communication Art & Design課程畢業之後,於2010年開始出版Uncanny Magazine,目前已經來到第三期。這一期Karen Lacroix試圖將她為English Touring Opera的2011秋天小冊繪製的插畫,以重新拼貼排版並出版的動作,彷彿將設計/插畫的最終(商業)目的這個旅程路線模式給打破,顯露出另一個可供研究評論的可討論空間。插畫從一開始就命定的商業價值走到最後,也許可以反轉重生?那麼(再度)出版的這個動作就不只是單純的商業操作,而可以說是藝術行為的確立了。



Karen Lacroix的插畫在重新組合,大小夾頁交錯的設計之下彷彿像是實驗電影的蒙太奇鏡頭,用最鮮艷如夢境的顏色,剪接的跳躍畫面相互衝撞,就如同意象繁雜紛陳的現代詩。

只有100本的印刷量,注重論述勝於原本一般雜誌平易近人的調性,重生的商業藝術作品除了更加美麗深邃以外,還有著啓發更多可能性的底層涵義。




Uncanny Editions
Uncanny Magazine no.3

15.9.11

給女孩的末日自保手冊 - Born in Flames


像是一個鮮明的地標一樣,1983年Lizzie Borden導演的Born in Flames在獨立queer影片史上劃下一道痕跡。如今這部電影由Kaisa Lassinaro重新編輯成影像加上文字的謄本,以影像書的型式重出江湖。

以杜撰的時空背景為底色,用仿紀錄片的拍攝手法把碎屑拼接起來,呈現出的是經過十年非暴力政治導向平等均權以後的紐約市,然而這個城市卻彷彿在改變之後變得更加父權體制。有的女孩透過地下電台發聲,有的女孩甚至自組祕密軍隊,有的女孩負責為報社追查這些革命行動,如此的視線交錯,場域交錯,立場交錯,不停地顯現性別偏見的存在,還有更重要的,經過直接的行動可以如何反抗這些偏見。

女孩們集會,播送地下電台節目,創作藝術作品,張貼海報,在陰莖上套好保險套,用自己的方式對抗這個對女性充滿敵意的反烏托邦。這彷彿是另一種警世預言,女權不再像幾百年前艱難嗎?我們絕對不再需要像Pankhurst家族那樣慘烈地爭取投票權,不再需要等待男性給予我們工作權利,但那些少數遭遇性別歧視待遇的女孩們仍然存在。就像電影裡在街頭遭遇性別霸凌的女孩,在被兩名男性壓制在地時被組織起來的騎著單車的革命女孩們所救,但女孩們要的不是拯救,不是反抗的武裝行動,更不是像電影裡最後炸掉世貿樓頂的尖塔傳達訴求,女孩們要的是性別霸凌此事根本不再發生。








Born in Flames (1983) ➔
Occasional Papers ➔


pics are from Born in Flames the movie and the publication

7.9.11

夏威夷孟浪 - Maarten van der Horst


Maarten van der Horst來自荷蘭,2011年於中央聖馬丁(CSM)完成藝術碩士學位,在此之前,他就讀於荷蘭東南Arnhem的ArtEZ Institute of the Arts,是一個位於國家森林南方的藝術學校。碩士畢業作品以夏威夷印花襯衫綴以粉嫩色彩的二手尼龍襯裙吸引了時尚界的目光。並即將在今年九月的倫敦時裝週,Fashion East展出2012年的春夏系列。

關鍵字包括:異裝癖、變裝皇后、曼谷買春團、假期、逃避現實。

Maarten van der Horst從東南亞的獵豔遊客身上找到一種象徵著背棄有領階級、規範、道德同時也象徵男性精力的服裝:夏威夷襯衫,並以此為原型調配出猶如變裝皇后的滑稽突梯。使用1940年代經典的夏威夷印花布料製作過大的襯衫、百慕達褲、合身八分褲等男性剪裁,並用廉價的二手尼龍襯裙圍繞著過於寬大的服裝。尼龍襯裙粉彩般的色澤與蓬鬆的摺邊不適宜地縫綴在肩膀褲頭上,像是在男子氣概的熱帶島嶼上飄灑進杯子蛋糕的糖霜。二手尼龍襯裙的低成本與改造手法的使用其實都呼應著變裝皇后改製舞台服裝的習慣,從舊貨、被拋棄物或是逝去的時代取材,身著與現實世界的背離與叛逃。異裝癖和海外假期,一個處於社會認同的邊緣,另一個是中產階級的資本主義信徒,兩者似乎毫不相關,但是其實也同時對應著遠離現實的渴望。一個娘泡版的歐美買春大叔,暫時擺脫辦公室的西裝領帶,鑽進霓虹燈泡潮濕悶熱的東南亞夜市小巷時,彷彿身上還披掛著海灘的碎浪。

如果只在Maarten van der Horst的作品身上看到拼貼服裝樣式的可能性,那便忽略了在詮釋概念的背後,Maarten van der Horst所渴望表達的是對傳統男式服裝認知的批判與挑戰。







Maarten van der Horst | www.maartenvanderhorst.com
pics | Dazed & Confused July Issue | Photographed by Amira Fritz
runway pics |www.maartenvanderhorst.com

17.8.11

Shoulder to Hem – some works of Shelly Goldsmith



你是否曾經閱讀過一件嬰兒受洗服、一件領口沾有汗漬的工作襯衫、一件女用居家洋裝上因使用而產生的小細節。服裝,如何包裹住大部份肌膚並裸露出小部份、如何因使用者的體型、習慣的不同而又賦予衣服新的剪裁。縫合處綻線的方式、口袋的鬆垮程度、衣服側邊與背包經常摩擦處的小毛球、反折的袖口以及難以熨直白邊,幽靈似的使用者的樣貌霎然顯現。

Shelly Goldsmith的作品同時地座落在純美術和織品設計的範疇裡,工匠般的編織技巧將不同的材料透過創作過程討論自然(天然災害)、人(身體、精神)和布料(衣物)的關係。Shelly Goldsmith想要傳遞的是人的脆弱性和對親密事物喪失的失落感,這些情感如何與精神狀態、情緒和回憶產生關連並顯現在衣物上。從洪水、颶風、海嘯和地震開始,研究最後回到人體內液體和精神的流動,天然災害不只銘刻在身體上其實也在包裹身體的衣物上。

在”The Stain Scene Series”,回收洋裝上的污漬像是放大了一般,並微型地圍上黃色的警告標誌,標示位置和大小。通過遺留的印記對應身體,污漬是占卜術的線索,描繪了身體和心理的創傷。Shelly Goldsmith,詩意地視覺化了一件二手衣物的過往,而這個過往更投射出上一位擁有者身體以及記憶。在另一個系列”No Escape”裡,二手的幼童洋裝上轉印著從災難紀錄片截取的影像,象徵著創傷記憶的不可揮去。

我們可以從一件被丟棄的衣服上發現你的過往嗎?閱讀,像是閱讀你臉上的紋路,自以為隱密的日記。





Shelly Goldsmith:
現為藝術家、大學教授。畢業於RCA,受過專業的美術與織品訓練,作品多以精細的手工編織,充滿詩意的陰性氣質。

參考資料|1.2.
photo|1.The Stain Scene Series|2.The Stain Scene Series detail|3.No Escape

1.8.11

活色 - Raw Color



Raw Color是一間位於Eindhoven(Holland)兩人的小型設計工作室,Daniera ter Haar和Christoph Brach,兩人於2007年畢業後開始了一個名為Raw Color的設計計畫,試探日常有機物件轉化為色彩的可能性。Raw Color從2008年延續至今已發展出一系列的專題,兩人持續探索與發現,並將研究成果應用於商品上。

整個系列專題以顏色為靈感。最初的專題,從蔬菜水果的汁液作為色票分類的依據,從汁液的顏色、不透明度建構一個檔案般的色彩系統 1。並在另一個攝影專題裡還原了顏色的原始組合,於是我們會看到切的薄透的黃青椒、三分之二紅甘藍拼接半顆甜菜跟的組合,以非熟悉的狀態出現的蔬果,像是賦予顏色新的形狀 2。另一個有趣的專題,則是根據之前的研究成果挑選出青色(C)、洋紅(M)、黃色(Y),這三個顏色分別以紅甘藍、甜菜跟、南瓜果汁裝入噴墨印表機的墨水匣,果汁的黏稠度導致的噴墨的不規則,使得幾何圖形產生有趣的形狀 3。Raw Color對顏色的探索在下一個專題裡轉移到織品上,使用藍晒(blueprint)的原理,將光線平面化地轉移到布料上,運用特製的間格機械控制日晒時間的長短,日光的化學作用產生深淺不一的同色調區塊,顏色的深淺透露了時光 4。Raw Color以顏色不停止地探索平面設計和攝影,這份好奇也延續到較商業的案子上,尤其在書籍設計和企業識別系統上Raw Color成功的視覺化了少見的概念 5





1. Raw Color 1
2. Raw Color 3
3. Raw Color 2
4. Exposures 2: Textiles
5. Identity: Maarten Kolk / Guus Kusters
    Books: Nest#5


Raw Color | www.rawcolor.nl
photos | www.rawcolor.nl

20.7.11

親密與隱匿 - Lukasz Wierzbowski



幾個月前urban outfitters發佈了Lukasz Wierzbowski為urban outfitters 2011年春夏的prints collection所拍攝的影像,此系列影像命名為Hide & Seek。在Hide & Seek裡,女孩們的印花外衣和繁雜的場景重疊,舉手投足間遮蔽臉龐,於是,沒有五官的模特兒以及她們的衣服、四肢、和晃動的頭髮像是縫製在場景裡的風景。

如果你有足夠的好奇心前往Lukasz Wierzbowski的flickr (neon.tambourine)便會發現,“人與周圍事物的關係”一直是Lukasz關注的課題。失去臉部的肖像,我們彷彿更能看到場景所在之處的細節:牆上的風景畫、蕾絲邊窗簾、雪地搭配的枯黃,更多時候有那麼一點東歐森林與前共產居家裝飾的異國情調。Lukasz Wierzbowski目前居住波蘭西部小鎮Wroclaw,攻讀社會心理學,只使用底片相機拍照,相機也幾乎可以說是他從童年開始的玩伴。對於底片相機,他說到:當你從觀景窗看出去、當你開始想像拍攝的最終成果時;即使往往預期的影像和照片的結果不同;但是那個被框住的甜蜜幻象才是最寶貴的。Lukasz持續地在居住的城市搜尋理想的拍攝地點,模特兒也都是朋友圈裡的女孩,這讓他的照片充滿的生活的氣味。居住場所的遊戲,女孩像與居住空間貼合,四肢如傢具的延伸。人與週遭事物的關係也延伸到自然裡,如森林裡的探險,顯眼的衣著失去臉孔竟成為保護色,如此親密地隱匿。











Lukasz Wierzbowski | lukaszwierzbowski.com | flickr
photo | flickr

5.7.11

獨立小花開 - Kaugummi Books


Kaugummi Books,一個位於法國雷恩的出版社,從2005年開始致力於發揚當代繪畫,攝影,與迷幻音樂,出版物包括書籍,雜誌,甚至唱片,出版量大部份限制在100到150份之間,大量使用成本低廉的單色印刷,是為現今獨立出版刊物風潮推波助瀾的重要角色。 這種低頁數,低發行量,設計美感新穎,不講求精美印刷的出版物彷彿與當下出版業的一般現象大相逕庭,卻也為紙本印刷傳播與獨立小眾出版開啓了一個新的樣貌。

除了書籍,Kaugummi Books旗下的Kaugummi Magazine以半年一期的頻率,從2006年發行量一百份已逐漸成長至2010的500份,著重於攝影與繪畫,每一期設定主題並邀請藝術家參與創作。以第五期與第六期為例,第五期為攝影專輯,以’DAY’為主題,將不同的攝影作品按照時序排列,讀者翻讀就像從日出到日落每一個小時都在不同地點漫遊。而第六期為繪畫專輯,主題為’ NOISE AND SILENCE’,就像在欣賞一個插畫展覽。

雖然電子書的時代變革早已經開展,紙本書將會在未來消失的預言也持續發酵,但在這種以藝術創作為理想,樂於做夢,迷戀紙張觸感,不向商業化靠攏的一小群人們之間,紙本書籍永遠不會停止被印刷出來,不會停止被珍藏。






Kaugummi Books
all photos are from Kaugummi Books

30.6.11

For a better tomorrow - Bad Day Magazine


2007年夏天的多倫多,Eva Michon和Colin Bergh,以50份影印加定書針裝訂開始了如今發行量5,000份(issue 10, 2011)且全數售罄的Bad Day Magazine。

Bad Day Magazine,一年四期刊,雜誌主編Eva Michon
(photographer & filmmaker)和創意總監Colin Bergh(an art director based in Toronto)兩人以訪談為起點,以極低的成本在朋友間發行的第一期,得到的正面回應讓這本雜誌逐漸成為一個低新聞性、少量廣告、以和創作者對談為主軸的單色印刷雜誌。A5左右的小開本猶如口袋書,單色印刷不同於坊間的藝術設計時尚雜誌,在色彩奪目的雜誌架上Bad Day Magazine朦朧的單色圖案像是一片矩形的開口,藍綠色的Sofia Coppola。Bad Day Magazine驚人地以單色印刷廣告頁,但集中放入不到十頁的彩色攝影專題,據Eva說是為了要驚嚇讀者。但最值得一提是雜誌的內容,維持最初一開始的構想,以訪談創作者為主,整本雜誌全為訪談內容,沒有評論、生平、簡史、作品介紹,合作的作者以極為流暢且深入的對話討論受訪者的作品和現況,受訪者包括各個領域的創作者,電影導演、演員、設計師、音樂人、藝術家、甚至任何有趣的創作者,從訪談裡妳會看到許多有趣的小故事(像是蘇菲亞科波拉非常認真的說她想拍暮光之城,甚至不排斥拍續集!)以及創作者對作品、生活、人生的態度。

如Bad Day Magazine對自己的期許,Good things are found in the pages of a Bad Day,在每個壞日子裡,為以後發現一些些美好明天的線索。




Bad Day | baddaymagazine.com
pic | issue 10, (Sofia Coppola, Vanessa Beecroft, Panda Bear, Jeff Wall, Daniel Eatock, Thomas Persson, Brendan Flanagan, a Fort and a Joke) | from baddaymagazine.com

20.6.11

以愛心和熱忱裁縫 - Borne By Elise Berger


AW11 First Flight 

Borne By Elise Berger從11年春夏系列開始,走到第二季已經吸引了許多關注,設計師Christine Elise Kölnberger-Aziz出生成長於德國西北小鎮,從小在爺爺的男裝裁縫店裡觀察爺爺工作,於是開始了對藝術以及服裝製作的興趣。在一次西班牙旅遊後,2003年Christine開始在巴塞隆那接受時裝教育,Christine以獨特的創意和沿襲自祖父對服裝製作細節的堅持,以first class的成績畢業,並繼2006年Vivienne Westwood的暑期實習後,2007年再次前往倫敦於Preen實習。而2008年夏天,長子的出生,Christine於是開始思考自理品牌的可能性,Borne By Elise Berger也因此誕生。接著,Christine和丈夫Adam舉家遷往巴塞隆那,兩人一同打理Borne By Elise Berger,並於10年九月發表春夏系列。Borne By Elise Berger同時以巴塞隆那和倫敦作為根據地。

自11年春夏的Little Seres系列便可發現Borne By Elise Berger巧妙地從利落的男裝剪裁發展出一種鬆散柔軟的女性氣質,從小觀察祖父細心和耐心的裁縫男裝也使Borne By Elise Berger的設計更專注於衣服的細節。細節,Christine說到,除了使一件衣服更獨特外,也更能夠藉由細節展現個人特色。Little Seres系列於褲腰間點綴著蓬鬆的褶皺、棉織洋裝下身雲朵般堆積著輕盈;AW11 First Flight系列延續皺摺的意像成為波浪形的花瓣收邊。輕透布料的襯衫對應男裝般的長褲、寬鬆tunic組合繡球花般的短裙,Borne By Elise Berger總在硬朗中性的剪裁裡加入綿軟的女性特質;在看似寬鬆毫無性感曲線的衣著上其實看到的是個人風格以及無造作的自信。

Borne By Elise Berger相信他們以愛和熱忱灌溉的每件衣服都有一個獨特的靈魂,尋找不受潮流左右的主人。



Borne By Elise Berger | www.borne.co.uk
Photo | 1. AW11 || 2.3. SS11 | www.borne.co.uk

7.6.11

Inspiring indeed - Designspiration.net




Designspiration.net 是一個由註冊者貢獻資料的影像搜尋平台。每個註冊的會員皆以邀請的方式加入,以確保每個影像的精彩度。主要資料集中在平面設計、攝影、插畫等。從網站的界面即可看出其對影像品質的要求、以及對影像出處的重視。每個作品都可以再從貢獻者、tag、和原始網站層層往外無限瀏覽。從網站名稱,Designspiration,就可發現網站的目的在建立一個蒐集和搜尋設計靈感的社群,也的確,透過類似會員制的制度,Designspiration.net 的內容讓人流連忘返,尤其是平面和品牌識別資料庫的精緻程度,彷彿能讓所有疲憊不堪的平面設計師重拾初衷。


Designspiration.net
image | designspiration.net/image/30706/

25.5.11

現代詩與插畫的二次高潮 - Popshot magazine



Popshot,在urban dictionary裡的釋義為射精。

獨立出版,一年兩期,在四月與十月發刊,Popshot magazine在投稿來的幾百首詩挑選出二十餘首搭配上插畫,發行量約為兩千本,從英國逐步流轉到歐洲、澳洲,還有,在我手上的這本來自台大誠品。

企圖把注意力放在“被呢子外套裡溼冷的手與學校詩選集蒙蔽了“的詩作上,這彷彿背負了西方現代詩新貌展現的意義,現年24歲的主編Jacob Denno覺得這些年來詩在其他型式的藝術企圖(即使無用)讓自身更易接近的同時反而相反地忙碌於埋藏自己,並且,現在在學校被推崇為(或是公認為)經典的詩作顯然與當下被持續書寫出的現代詩有著明顯差異:現代詩彷彿更專注於細節與微小事物上,相對於較早期的詩人總是著眼於巨大題目例如愛與生死等等。“很多寄來的詩作彷彿是在‘應該這樣寫‘而非’想要這樣寫‘的情況下生產出來的”,這也成為挑選的條件之一,期待詩作能在最開頭就抓住人們的注意力,Jacob Denno如此剔除不夠原創不夠新穎不夠生猛有力的作品。

用配合插畫的方式延伸出詩與詩之間的喘息空間,並加深注意力與想像能量,Jacob Denno也期待插畫家們能意境延續甚至超越詩文本身。

以小額經費獨立完成出版印製,以糾纏各個書店的book buyer的苦力方式來達成鋪貨願望,並且認為沒有政府的輔助金才能擁有完整控制權,Popshot magazine已經進入第五期the childhood issue,並且顯然正在勃發它對於西方現代詩歌的影響力。




Popshot magazine ➞ 
參考資料  ➞ 


撰文:陳狐狸

10.5.11

『 quote 』/ < 漣葉 > ,游靜

.
.
.


    『 … 怎麼說呢?如果我們在文字或形態上呈現了不安、邊緣、脆弱、動亂,那可能是因為,我們選擇向常規世界底蘊裡的差池搖頭。尋找一種新的秩序——或者,乾脆,不是秩序。怎麼說呢?…


quote:
< 漣葉 > |《裙拉褲甩》 | 游靜 | 珍熊靜出版 | 1999




--
《裙拉褲甩》裡的文字主要為游靜88年左右於《星島日報》的專欄,專欄名稱同為「裙拉褲甩」。88年,專欄集結出版的計畫遭延宕,稿子來來回回的終於在99年由珍熊靜出版社出版,在三段出版自序的最後,游靜留下了寫成時間和地點,分別是89年九月香港、94年九月紐約、99年二月倫敦,其實就在2011年二月,蜃樓出版社在《裙拉褲甩》專欄結束後二十多年,首次出版的十年後,再版《裙拉褲甩》。從88年至今,專欄裡的時代氛圍或許已經難以投射,時事評論也難以連結。再版的理由某程度可能是懷舊地重溫八十年代香港文藝青年的純粹,但是游靜的幽默、狡黠、明快,對自我、性別、語言、文化、政治的矛盾感和敏銳度讓《裙拉褲甩》裡的文字不僅僅只是再生,反而在二十年後更對照了我們蒼白的、缺乏自省的、虛弱處境。


裙拉褲甩:粵語俚語,形容急急忙忙、狼狽不堪的樣子。
--

《裙拉褲甩》| 蜃樓出版社

27.4.11

雜誌 / Capricious Magazine

by:My Hellsten.(Capricious Magazine #7.Peek)

2004年,Capricious Magazine 在阿姆斯特丹創刊,這是一本獨立出版的影像刊物,據說也是獨立影像刊物的濫觴。

每半年發刊,每期尋找不同的策展人、設定不同主題、並徵求投稿。雜誌的主旨在建立一個紙上的平台讓新秀攝影師有一個發表作品的場所,一個比藝廊更親民、比網頁接近感官的地方:一個紙本的藝廊。

創辦人 Sophie Mörner 本身就是攝影師。Capricious Magazine 的影像風格很大程度也就來自於她對某些類型攝影風格的喜好:人與自然、安卓珍妮、社會常態的反面、郊區生活。Sophie Mörner 在 i-D online 的訪問裡提到她一直避免和時尚攝影相關的主題,除了時尚攝影已經太過氾濫也未能符合 Capricious 幾年來延續的主題風格。然而,第十一期 < Being Fashion >,在策展人 Joff 的策劃下,Capricious 以其特有的態度詮釋了一冊完全屬於 Capricious Magazine 的時尚專題。

Capricious Magazine 幾乎可以說是一本主題式的攝影集,將影像放至最大、文字的需求降到最小。每期設定的主題可能正形塑著雜誌的精神。有趣的是投稿者對每期主題的解讀,影像不但賦予了主題不同於文字的意義,其實更反向地映照了攝影者與被攝者的生命。



--
Sophie Mörner,瑞典斯德哥爾摩出生,在紐約完成藝術學位。1~3 期的 Capricious 於阿姆斯特丹發佈,其後 Capricious 搬回紐約。2008年於布魯克林成立實體藝廊 Capricious Space,2011年三月,完成回顧展“ The Show Must Go On ”展出50位曾經收錄於Capricious Magazine 的藝術家作品後結束營業。接下來,Capricious Space 將以遊牧的姿態作世界性的展出。


| Capricious Magazine | website
| Sophie Mörner | website
| My Hellsten | website

18.4.11

美好與醜惡的奇妙混合 - Emmanuelle Houdart


 「讓人生病的怪獸」,2005年的波隆那兒童書展fiction獎項得主,以非常有趣的方法介紹讓兒童身體不適的各種滑稽原因,表現了大量模樣可怕卻又不缺喜感的怪物,似乎在我們這個小島上迴響不弱。首先接近A3開本已經氣勢非凡,內頁還有大量名人推薦,即使價格稍高似乎也不影響購買慾。但對於此書的喜愛好像還不足以台灣引進作者的其他作品。

Emmanuelle Houdart,1967生於瑞士,目前居住於法國,在學校學習過繪畫與教學傾向的創作課程,從1996年開始除了為報章雜誌繪製插畫還完成了20本童書插畫。她發展出獨特的插畫風格,幾乎所有作品都只使用水性麥克筆完成,因此形成一種特殊的質感。這種彷彿上一代設計人才習慣使用的用具在此好像又有了新的生命力。


Emmanuelle Houdart似乎總是能把美妙與可怕的元素融合在一起。最近一本2010年出版的繪本,以向青少年介紹女性生理為主題,展現了非常大膽絕妙的構圖。成長中的少年少女該如何看待逐漸變化中的身體呢,在此作者似乎真的藉由繪畫赤裸地揭露了自身的感情,病痛,與焦慮。當我們習慣於每日所見的自己的尋常身體,這些冷酷的解剖意象將我們的感官限度大幅超脫到另一個層面,也許驚嚇,也許感覺不安。這是身為女性本身的畫家的自我剖析,呈現出女性生理的每一個細節,冷靜同時包含著情感,是探索也許更是療癒。


illustrations by Emmanuelle Houdart
參考資料➞ 

12.4.11

銀鹽影像的煉金術士 – Ellen Rogers


其實像一部你找尋已久的東歐電影:女巫的森林舞蹈、溼冷莊園的陰暗會客室、銀質餐具與死去主人的巨幅肖像畫。像影像只是鬼魅的顯影,銀粒子曝光後便持續滋長著… 蝕刻光線的厚度。

Ellen Rogers,以倫敦為基地,主要創作見於各前衛時尚雜誌,她特有的暗房化學技術,手工沖片放相、相紙染色和上色,呈現和當代攝影迥異的氛圍。在手工沖片放相已如黑魔法的今日, Ellen Rogers 著迷於這個幾乎已是上世紀古老技法。但是和精密的攝影化學不同的是, Ellen Rogers 不刻意避免底片上的髒點、毛絮、相紙曝光時間過長或過短導致的細節喪失;這些在過去可能會被稱為失敗作品而如今似乎是傳統底片攝影的迷人之處; Ellen Rogers 甚至在底片顯影的過程中刻意加入灰塵和頭髮。在訪談中提到時常在暗房中工作超過十二小時,實驗化學藥劑和影像的可能性,並強調所有的影像皆來自暗房,不使用任何數位後製。

作品中很大一部份以手工上色呈現,這不但使得 Ellen Rogers 的作品和目前其他以拍立得或古董相機拍攝的時尚攝影師產生很大的區隔,更讓影像產生難以言喻的詭譎的氣氛。直到1950年代中期彩色照片出現以前,攝影師使用手工在黑白相紙上以染料、水彩或其他顏料上色的方式使黑白照片更接近真實,但是 Ellen Rogers 彩色後的影像卻更似夢境,如重現維多利亞時代蛋白相紙的光暈。

Ellen Rogers 以玻璃鏡片掠取光影,用酸臭的藥劑冶煉,影像從黃褐的液體裡、從純白的紙片上顯現,儀式一般的冗長的複製術,如一場煉丹試驗。我們曾經把攝影視為時光之鏡,而 Ellen Rogers 的每幅影像所映照的其實正是一個製鏡的過程。




| ellen rogers | website | blog
photos : www.ellenrogers.co.uk/bloggable

16.2.11

圖畫中的救世論 - Beehive Design Collective


Beehive Design Collective是緬因州一個反企業全球化的非營利組織,他們創作有教學意義、細膩繁複的圖畫,以反著作權的型式向大眾散播理念(Cross-pollinate the grassroots)。他們以墨水筆創作的大型插畫海報可以說是另一種視覺的表達,以解構並說明複雜的社會、政治議題,範圍涵蓋全球化、自由貿易、軍國主義、資源的最佳利用、還有生物工程等等。

他們的創作就像是一種悅目美麗的課本,可以直接從網站下載作為教材,除了圖畫以外更配有文字說明的pdf檔。甚至,長期以來Beehive Design Collective的義工們接受邀請到全美的學校講演,只需要在網站上提出申請即可。
最新的一張創作為”煤炭的真實成本”(The True Cost of Coal)目前在倫敦展出,總共耗時超過兩年,由無數人合作而成。圖中的阿帕拉契山區因為採煤行為讓古老的山頭被破壞成為有毒的、彷彿月球表面的殘破土地。在圖畫中我們可以看見採煤的怪手劃破地表,工廠的廢水蜿蜒流進水域,土石流衝進動物的家園,野獸忍耐著飢餓等等生態改變的情況。原始生物環繞圖畫,提醒我們大自然的擁有者理當是它們。遠方天空浮出無數的金錢標誌,於是在那旋渦裡,受害的終將是人類本身。



Beehive Design Collective ➝
illustrations: the true cost of coal from Beehive Design Collective.
參考資料

+